芒神走后第二天(11月30日),另一位百岁老人去世:亨利·基辛格。

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至2023年11月29日,实打实的100.5岁。这位姓氏很像“接吻者”的老人,对世界的影响力比巴芒二老要大得多。基辛格是德国犹太人,原名叫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在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大环境下,于1938年跟着父母逃去美国,为融入美国大环境,将德味十足的海因茨改为Henry,成为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基辛格19岁时应征入伍,作为美国84步兵师的一员被派往欧洲作战,并按照美国1942年3月出台的《二战权力法》规定的“允许在部队服役至少三个月的敌方外国人成为美国公民”,获得了美国国籍。当时家族里坚持留在欧洲的部分亲戚,最后有20多人死于纳粹之手。

基辛格是个学霸兼话痨。

1947年,基辛格进入哈佛大学读书,表现优异,几乎所有课程都获得了最高等级的分数。

1950年,基辛格完成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历史的真义》,这篇论文长达388页,以致于哈佛大学被迫制定了一项规则:哈佛本科毕业论文,不允许超过3.5万字或140页,这条规则称之为“基辛格规则”。所以他的这篇论文就算是载入史册了,成为哈佛天花板。基辛格在哈佛大学先后获得政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留校任职,但却尝试走上与传统学术路径不同的政治道路。

1955年,他谋到外交关系委员会核武器和外交政策研究主任一职。他认为,这是将学术与政治结合的绝佳场所。果不其然,这成为了基辛格日后从政的跳板。在此期间,话痨基辛格出版了一本厚达450页的书《核武器与外交政策》,引发学界和政界的热议,并得到共和党人、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赏识,成为他的政治幕僚和外交顾问。

1968年,纳尔逊·洛克菲勒在总统大选的共和党内初选中,败给尼克松。但这个过程里,尼克松发现了基辛格的才华,他决定聘请基辛格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1969年1月,基辛格离开哈佛校园到华盛顿上任,由学界步入政界。

在1969年到1974年,基辛格任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和中国领导人达成尼克松访华的协定,让世界两个大国在隔离23年后重新向彼此打开大门,后来的对外开放、加入 WTO,以及融入世界经济成为世界 GDP 第二大国,都和这次破冰行动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基辛格在里面是出了力的,谢谢老人家。

1973年9月22日,时年50岁的基辛格就任美国国务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原籍非美国人的国务卿,以及第一个同时兼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国务卿。后来,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下台后,基辛格又成为福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始终在美国乃至世界的外交领域里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973年1月27日,美国和越南达成停战协议。3月,美国从越南撤走了所有军队,结束了近10年美越战争噩梦。这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和平进程,主导谈判的就是基辛格和当时越共的政治局常委黎德寿。他俩也因此被一起授予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黎德寿拒领这项资本主义世界设置的奖项。

1977年1月,时任总统福特授予基辛格总统自由勋章,并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基辛格在几十年中美关系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他一生访问中国超过百次,是这个地球上唯一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一把手都打过交道的美国人。在美国国内,论对中国的了解,可能他排第二就没有人敢排第一了。所以,你看,1971年48岁的基辛格为中美关系破冰,2023年100岁的基辛格继续为中美关系破冰。不管作为一名政客,他在国际上有多少赞誉或者非议,和我等升斗小民关系都不太大。我感激他为中美关系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也敬佩这位老人的工作劲头,去年他还出版了一本新书《领导力:世界战略的六项研究》,厉害吧?可惜,我连他最出名的《论中国》都还没来得及读,摆在书架上很久了,一直没轮到。

看到巴芒二老以及基辛格这样的老人,是如何度过他们的晚年的。对我而言,一份巨大的意外收获是发现“原来晚年是可以活成这样的!”以前见多了老年后行动不便,思想迟钝(甚至痴呆),絮絮叨叨表达不清,很大程度上依赖晚辈的容忍和将就活着,更别说插着管子躺在病床上的可怕场景了……这当中的任何一点或几点,都会让我对“老”产生一种恐惧,觉着“老”后生活没有荣耀、没有尊严,内心往往若有若无地期盼自己能在变老之前,突然没了才好。但看看这些老人,发现老了也没啥嘛,一样可以嘚吧嘚吧,一样可以金句迭出,一样可以受人爱戴,一样在市场里开心碾压炒家、享受智力和理性的双重优越感(哈哈,阴暗)。顶多也就是那啥生活能力会衰退,不可怕!这让人有了变老的信心,对老年生活有了想象——这份信心对于一个50岁的小屁孩,很重要很重要,说价值千金丝毫不为过。